热点:
当前位置:主页 > 食品 >
胶东饽饽的民俗功能(4)
时间:2015-10-29 14:58  浏览次数:

  结语

  饽饽可算是胶东饮食民俗中的一个民俗事象。任何民俗事象和民间文化作品都不是无谓地传习的,它在所依存的民俗社会中总起着这种或那种实际的作用,满足着社会的共同需要,也满足着个人的心理需求。胶东饽饽与当地人们的生活紧紧交织在一起,在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功能:

  1.维系亲族、友邻间的和睦关系。如婚礼习俗中男女双方家庭互送的巧饽饽,盖房上梁时撒给邻里哄抢的小饽饽,等等,这些饽饽本身就代表了对亲友邻里的祝福,成为维系人们和睦关系的纽带。

  2.趋吉避凶,消灾祈福。如春节时摆放在屋内各处的小花饽饽,上梁前摆在门旁和屋顶的大花饽饽,渔家蒸的面兔,等等,这些饽饽有着固定的造型,摆放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也有固定的讲究,它们承载的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和祝福,人们希望通过它们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3.娱乐功能。七夕节的巧果即是典型例证,把不同造型模子磕出的巧果穿成串儿,既能吃又能玩,还能当装饰品。上梁时对饽饽的哄抢,虽有祈福的意味,也不失为大家的一场嬉戏笑闹。

  4.民间面塑艺术的传承。胶东饽饽形态朴实,造型多样,色彩艳丽,制作过程无需图纸,全凭制作者了然于胸、自由随意的创作。造型较为简单的饽饽,一般的家庭主妇都会做,而造型较为复杂的花饽饽,则要请那些精于此道的人制作了。这些人可称得上是民间艺人,他们在饽饽的花色设计上既能承袭传统,又能有所创新,其“娴熟的技巧使得设计和制作浑然一体,呈现一种水乳交融的状态,难分彼此”。饽饽的制作技巧并不是秘而不宣的,除了向家中的老辈学习外,还可以向那些精于此道的人学习,这一面塑技艺也由此传承下来。

  胶东饽饽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难解难分,随着祖祖辈辈的传承,它的光彩必将继续绽放下去。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 鞠虹)


分享到:
文章编辑: 陈秀荣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