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当前位置:主页 > 食品 >
胶东饽饽的民俗功能
时间:2015-10-29 14:58  浏览次数:

  馒头的历史可谓悠久。在我国,早期的面食统称为“饼”。《墨子·耕柱篇》:“见人之作饼,则还然而窃之。”这是目前可见的对于“饼”的最早记载。那时的饼,没有经过发酵阶段,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死面”。面食发酵技术的掌握,当在魏晋时期。《南齐书》里说,西晋元康九年(299年),规定太庙祭祀用“面起饼”。宋程大昌在《演繁录》中解释说,面起饼是“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显然,这“面起饼”就是今人所说的馒头。绽开了十字裂纹的蒸饼,就是今人所说的“开花馒头”了。由此可见,馒头用于祭祀,早在西晋时期就开始了。随着时光的流逝,馒头逐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礼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具有胶东特色的“饽饽”自然也在当地民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以胶东地区饽饽的民俗功能为例,作一简述。

  岁时节令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过年时,家家都要蒸大枣饽饽,用于年三十那天接神上供,供奉祖先、菩萨、天地众神,一般五个大枣饽饽叠放,下面三个,上面两个,初三撤供。此外,还要蒸各种造型的小饽饽,摆放在屋内的不同地方。如“圣虫”饽饽,要放在面缸里,寓意连年有余。胶东地区所谓“圣虫”,或称“神虫”,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吉祥物。其造型有两种:一类似盘起来的蛇,另一类似直体的刺猬。现在年轻人不知道圣虫,也有叫作小刺猬的。刺猬也是一种吉祥物,民间认为它是财富的象征。福山、牟平等地就将圣虫做成公、母刺猬状,口含红枣,放在米面缸、钱柜、衣橱里,祈求财物增多,使用不尽。“猪头”饽饽放在锅台上,寓意吉祥富足。“葫芦”饽饽放在窗台上,寓意家宅平安,人畜两旺。民间视葫芦为求吉护身、避邪祛祟的吉祥物。俗信葫芦可尽收天地间的邪气。正月十五日也要供奉大枣饽饽和圣虫饽饽。

  春龙节,俗称“二月二”。这个节日有两层意思,一为虫类蛰伏复苏,适宜耕作;一为引龙吸水,祈求雨足年丰。乳山地区早餐要食春节间特留的面食——“圣鸡”,寓除害之意,此俗在民间沿袭至今。威海等地早起蒸糕,以祝春龙起蛰。海阳等地用白面或豆面做成小龙,放在粮囤或面缸里,祝愿粮面用之不尽。

  乞巧节,又称“七夕节”“女儿节”“七月七”,这一天,人们要用模子磕“巧果”。面模图形是百姓喜闻乐见、最大众化的内容和形式,通过面形来寄寓祈吉呈祥、福善嘉庆之愿望和理想,达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目的。例如面模中的“磬”,本身可兆祥瑞,表示普天同庆之意;“犀角”,心有灵犀一点通;“艾叶”,有仙有灵;“蝙蝠”,成了运气、幸福、吉祥的象征;“双鱼”,夫妻情意绵绵,恩爱同心;“二龙戏珠”,是天下太平的征兆,也预示着年年吉祥如意;“太极图形”,智慧之活水,滋养之慧命,自强不息,德业日新;“法螺”,表示大法之雄猛;“石榴”,榴开百子,世世代代;“葫芦”,充溢灵气,起避邪之用。巧果之间垫上彩纸,用长线穿成串儿,尾部再缀一小撮花布当装饰,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又好吃又好玩。有的还把成串的巧果挂在家里墙上乞巧或当装饰品。莱州地区用以乞巧的“巧饼子”较为独特,是用发面染色做成的。七月初六开始供奉,七月七撤供;七月十四日再供上,意为送巧姐姐。当地未出嫁的姑娘要供姐姐、姐夫,即织女牛郎;七月七婆家要做巧饼送给新娶进门的儿媳妇,也有的送十个大饽饽、面鱼儿、包子。在莱州朱桥等地,一个面鱼儿要由红、黑、绿等七种可食用颜色的面团儿组成,意寓“七夕”。

分享到:
文章编辑: 陈秀荣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