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张海鹏揭秘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花落山东济南幕后
时间:2015-08-26 16:35  浏览次数:

  

    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揭秘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花落济南幕后。 

  24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济南召开,来自全世界9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余名代表云集泉城济南。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向大众网记者揭秘了当初申办本次大会的幕后故事。他介绍说,济南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是申办大会成功的“王牌”。 

  张海鹏介绍说,2010年阿姆斯特丹世界历史科学大会期间,他作为申办代表团的一员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中国的申办团队召开了一次说明会,向各国代表介绍中国为什么要申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并回答各国与会人员的提问。 

  他回忆说,当时会上不少外国专家都提出疑问,为何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会址选在济南?不少专家都在会上表示,他们只了解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对济南却一无所知。有的学者直接说:“我们只知道北京,只知道上海,不知道中国有一个济南,济南在哪里,济南离北京有多远?”为此,张海鹏反复向与会专家介绍,济南的历史文化悠久,交通便捷,从北京坐高铁前往济南仅需1个多小时的时间。“阿姆斯特丹有70万人口,而济南的则有500万人口。”他用这样的例子向专家说明:“济南是个开国际会议的好地方。” 

  除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便捷的交通,张海鹏认为,还有一个因素使得本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举办权花落泉城。他谈到,2010年申办期间,国际性金融危机正在全球蔓延,这让不少有意申办的国家都打了“退堂鼓”。而中国从1995年起就开始申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正是这种诚意打动了各国委员。 

  当所有一切的申办准备工作做完后,投票环节也让张海鹏在内的中国代表团真真切切的“捏了把汗”。他回忆说,投票当天,首先公布的是反对票的票数,当时共有8个代表投了反对票,这时张海鹏的心中便”咯噔“一下,他开始立即考虑一旦申办失败,他将发表一个声明。正当他正在为声明内容“打腹稿”的过程中,大会主席宣布赞成票数量多于反对票数量,这时全场一片掌声,张海鹏心中的一块石头这才落了地。他临时打的腹稿也没说出来,张海鹏笑着说。(姜洋) 


分享到:
文章编辑: 陈秀荣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ad